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很多人会以为是姿势不当或过度劳累所致,并未放在心上。然而,当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频繁出现,甚至伴有肌肉无力、感觉减退时,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发出的 “无声警报”。这种疾病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神经系统,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了解其症状与危害,是捕捉 “警报” 的关键。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功能遭受损害而引发的疾病。人体的周围神经如同身体的 “通信兵”,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一旦这些 “通信兵” 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是感觉异常,患者常描述为手脚像戴了 “手套”“袜子” 般的麻木感,还会出现刺痛、烧灼感,就像有无数小蚂蚁在叮咬;有的患者对温度、触觉的感知变得迟钝,甚至无法察觉冷热,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
随着病情进展,运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萎缩,走路时脚步不稳,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如系鞋带、拿筷子变得困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则会导致出汗异常、血压波动、大小便失禁等问题。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复杂多样,糖尿病、长期酗酒、药物副作用、重金属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是幕后推手。其中,糖尿病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约 50% 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 10 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液检查等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JXR 2025 5.06